誤將精神科藥物當靈丹 8歲童感不悅主動求食藥
發布時間: 2017/11/27 08:15
最後更新: 2017/11/27 11:26
資訊發達令港人增加對精神健康的認識,但有精神科醫生指,部分年輕人誤把精神科藥物當靈丹妙藥,最年輕「求藥」個案僅8歲;有9歲童見到患專注力不足的同學服藥後,集中力有改善,着父母帶他看醫生。
精神科醫生指出,並非所有情緒、抑鬱等問題均可用藥解決,單靠藥物以生物模式改變腦內分泌,只是治標不治本。
港人生活壓力大,學童亦不倖免,有家長在網上反映17歲兒子稱不開心,主動要求看醫生,確診有慢性輕微抑鬱後,即使醫生指病情輕不用服藥,但兒子仍表示想食藥。
精神科專科醫生傅子健指︰「執業頭10年也沒見過類似個案,近2、3年多了學童主動要求食藥,每年有8至10宗,以中學生為主。」他表示互聯網資訊發達,令港人對精神及情緒健康認識加深,但學童或將學習障礙或課業問題「醫學化」看待,以為「食藥」可解決:「他們覺得傷風感冒食藥會好,所以情緒唔好,食藥都會好。」
他透露,最年輕的「求藥」個案僅8歲:「小朋友跟媽媽說不開心,要看醫生、食藥。」他稱若父母本身有情緒病,孩子亦會耳濡目染,認定情緒問題要靠藥物解決;亦有9歲學童見到患專注力不足的同學服藥後,集中力改善,而要求父母帶他看醫生「解決問題」。
傅強調藥物非萬靈丹︰「不是所有情緒、抑鬱或專注力問題都可用藥解決,例如情緒問題或受家人關係、學習及社交影響,單靠藥物以生物模式改變腦內分泌,只是治標不治本。」
精神科專科醫生黎大森指,學習動力較佳的學生,易因考試記性不好,溫書「不入腦」而主動求醫作評估:「有16歲男生過去愛踢足球,後來因溫書時集中不到精神而不想出門,失去興趣踢波,但愈花時間學習愈差,於是主動問屋企人可否看醫生。」他指該男生最終確診有焦慮及抑鬱問題而需服藥,但他強調非所有個案如是:「通常有中度至嚴重抑鬱,有自殘念頭,才需要食藥改善。」
浸信會愛群社會服務處青少年身心導航服務註冊社工鄧曼恒指出,一般學童怕被人知悉有情緒問題,較少主動求醫,但部分患抑鬱學童渴望關注,想通過看醫生獲得關愛:「更多情況是學童覺察有問題發生,如讀書不夠叻,覺得他人不喜歡自己等,但不知道這些情況其實是由情緒引起,通常要由家人或社工提點才發現。」